内地的汽车杂志没有办(bàn )法看,因为实在是太超前了,试车报告都是从国外的(de )杂志上面抄的,而且摘录人员有超跑情结和概念(niàn )车情结,动辄都(dōu )是些国内二十年见不到身影的车,新浪的BBS上曾经热烈(liè )讨论捷达富康和桑塔纳到底哪个好讨论了三年,讨论的结果是各(gè )有各的特点。车厂也不重视中国人的性命,连后(hòu )座安全带和后座头枕的成本都要省下来,而国人又在(zài )下面瞎搞,普遍有真皮座椅情结,夏利也要四个(gè )座椅包上夏暖冬(dōng )凉的真皮以凸现豪华气息,而车一到六十码除了空调(diào )出风口不出风以外全车到处漏风。今天在朋友店(diàn )里还看见一个奥(ào )拓,居然开了两个天窗,还不如敞篷算了,几天前在报纸上还看见夸奖这车的,说四万买的车花了八(bā )万块钱改装,结(jié )果车轮子还没有我一个刹车卡钳(qián )大。一辆车花两(liǎng )倍于车价的钱去改装应该是属于可以下场比赛级别了(le ),但这样的车给我转几个弯我都担心车架会散了(le )。
我最后一次见(jiàn )老夏是在医院里。当时我买去一袋苹果,老夏说,终于有人来看我了。在探望过程中他多次表达了对(duì )我的感谢,表示(shì )如果以后还能混出来一定给我很多好处,最后还(hái )说出一句很让我感动的话:作家是不需要文凭的。我(wǒ )本以为他会说走私是不需要文凭的。
老夏的车经(jīng )过修理和重新油(yóu )漆以后我开了一天,停路边的时候没撑好车子倒了下去,因为不得要领,所以扶了半个多钟头的车,当我再次发动的(de )时候,几个校警跑过来说根据学校的最新规定校(xiào )内不准开摩托车。我说:难道我推着它走啊?
于是我充(chōng )满激情从上海到北京,然后坐火车到野山,去体(tǐ )育场踢了一场球(qiú ),然后找了个宾馆住下,每天去学院里寻找最后一天看见的穿黑色衣服的漂亮长发姑娘,后来我发现(xiàn )就算她出现在我(wǒ )面前我也未必能够认出,她可能已经剪过头发,换过衣服,不像我看到的那般漂亮,所以只好扩大范(fàn )围,去掉条件黑、长发、漂亮,觉得这样把握大(dà )些,不幸发现,去掉了这三个条件以后,我所寻找的仅仅是一个穿衣服的姑娘。
不幸的是,开车的人发现了这辆摩托(tuō )车的存在,一个(gè )急刹停在路上。那家伙大难不死,调头回来指着(zhe )司机骂:你他妈会不会开车啊。
路上我疑惑的是为什(shí )么一样的艺术,人家可以卖艺,而我写作却想卖(mài )也卖不了,人家(jiā )往路边一坐唱几首歌就是穷困的艺术家,而我往路边一坐就是乞丐。答案是:他所学的东西不是每个(gè )人都会的,而我(wǒ )所会的东西是每个人不用学都会的。
北京最颠簸(bò )的路当推二环。这条路象征着新中国的一路发展,就(jiù )两个字——坎坷。二环给人的感觉就是巴黎到莫(mò )斯科越野赛的一(yī )个分站。但是北京最近也出现了一些平的路,不过在那些平的路上常常会让人匪夷所思地冒出一个大(dà )坑,所以在北京(jīng )看见法拉利,脑子里只能冒出三个字——颠死他(tā )。
第一次真正去远一点的地方是一个人去北京,那时(shí )候坐上火车真是感触不已,真有点少女怀春的样(yàng )子,看窗外景物(wù )慢慢移动,然后只身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,连下了火车去什么地方都不知道。以后陆陆续续坐了几次(cì )火车,发现坐火(huǒ )车的诸多坏处,比如我睡觉的时候最不喜欢有人(rén )打呼噜,还有大站小站都要停,恨不得看见路边插了(le )个杆子都要停一停,虽然坐火车有很多所谓的情(qíng )趣,但是我想所(suǒ )有声称自己喜欢坐火车旅行的人八成是因为买不起飞机票,就如同所有声称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只要(yào )能挪动就可以不(bú )必追求豪华舒适品牌之类的人只是没钱买好车一(yī )样,不信送他一个奔驰宝马沃尔沃看他要不要。
以后(hòu )我每次听到有人说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的时候,我总是不会感到(dào )义愤填膺,因为这世界上不会有莫名其妙的看不起,外国人不会因为中国人穷而看不起,因为穷的人(rén )都留在中国了,能出国会穷到什么地方去?
請收藏我們的網(wǎng)站:m.sh-fengsheng.comCopyright ? 2009-2025